2015-07-28

蜂蜜

我們知道的有這麼多,不知道的還有更多!

最近又有蜂蜜出問題了,真是令人失望。蜂蜜是中藥裡很重要的元素之一,神農本草列蜂蜜為上品,記載如下

蜂蜜,味甘,平。主治心腹邪氣,諸驚癇厔,安五臟,諸不足,益氣,補中,止痛,解毒,除眾病,和百藥。

本人好古,被列為上品之物就可以天天吃。被人說迷信,我總是反駁,人們今日天天吃的食品添加物可沒有被列為上品。怎麼就沒人說迷信。人類的行為很奇怪,往往一樣的東西,可以說這個沒問題,那個卻有問題。就好像Q10有人天天吃,也不覺得有問題!過去西方這種營養物可是有過20年以上才發現問題的歷史,而且不少!所以就別認為神農本草上品可以天天吃是迷信了。

本經疏證提到,"仲景諸法,有和蜜入藥,化蜜入藥,化藥入蜜,化蜜入水,四者之殊。"可見蜜是那麼有用的東西。如果將蜂蜜釀酒,哇!那又是另一種神奇。那麼我們要怎麼買到好蜜?最簡單的方法就認兩樣東西,

一 、




二、 符合CNS1305國家標準,怕藥物殘留可以看業者有無加驗CNS 13570-2

個人還偏好多看成份的地方,是否標為"100%純蜂蜜"。如果成份標為,"蜂蜜","純蜂蜜","天然蜂蜜"。不見得是假蜜。但假蜜不敢標"100%"。另外就是買每年的評鑑蜜,這個很比較不會假。千萬不要被瓶子上的廣告設計給騙了,很多寫"優等"、"上品"、"良"…都是廣告效果,沒有實際效用。評鑑蜜不會寫上這些字眼,會有封條,容易辨識。價錢以特等蜜來講,約為1.2元/1g,頭等蜜約為1元/ 1g。但每年就一次評鑑,所以要買要快。通常一個月後想要再買,就很難找了。以這個搶手程度來說,一旦有上,就一定會賣完,所以沒人會拿次等的蜂蜜出來比賽。但即使如此,會不會還是有動手腳的機會?還是有!所以選蜂家就是看個人運氣了。還有除了買巢蜜以外,蜂蜜罐中有放蜂巢的也不要買。真的好蜜絕不會這樣搞,如同好的抹茶不會拿來做奶茶一樣。還有一種蜜在架上就全結晶,那一定會100%天然蜂蜜。但不是所有蜂蜜都會100%結晶,這一點要記得。

自己開始買蜜才發現,原來台灣買蜂蜜這麼複雜。在歐洲旅行時,買蜂蜜是那麼方便簡單,先進國家就是不一樣,有疑慮就不用,而不是為了賺錢先用,等出事再不用。這就是治未病不治已病。東方人的哲學卻外國人在用,這點我們要好好反省。

我們談談幾點

最容易被詬病的就是餵糖水!其實這個有點過度的渲染,養蜂的過程如果遇到天氣的關係,沒了蜜源,花開少了,怎麼辨?當然要人工餵食物。自然界裡,遇到這情況,蜂會吃蜂巢裡的蜜。如果蜂農又想把蜜收光,外面又沒有花,為了讓蜂活下去,就只能餵糖,這是一定的。但是有什麼關係呢?只要保證收蜜時,收的是沒有混到糖蜜即可!所以要靠檢驗,消費者也只能相信檢驗。

熟成!高手做菜都會控制熟成。雞鴨魚都有需要熟成的工法,這樣做出來的料理才好吃。蜂蜜也需要熟成,熟成蜜藥性才強。人工熟成就差一些。這是一個成本問題。想要自然熟成,就要讓蜂蜜在巢裡久一點,讓蜂蜜的酵素多作用幾個星期,讓蜜蜂用翅膀多煽個幾天,讓蜜的水分少一點。有強調這一點的蜂園可以多注意,產蜜品質應該不差,當然也會貴一些。

農藥與抗生素!以前的農藥,只要蜂吃到就會死,所以不會帶回蜂巢。但現在農藥也在改良,蜂也會帶回巢中,蜂蜜受污染也是常有的事。再來就是蜂也會生病,也會有寄生蟲,所以蜂農會用藥來控制,就好比很多海產店都有水箱,讓消費者看到活生生的魚,那個水箱多數會放抗生素,讓魚不會死。為了這個鮮活賣象,人們以為吃的是生鮮,卻也吃下不少藥。所有的養殖業都有這個問題,大量的養殖就會生病,生病就會投藥,這是必然。因為必然而無法天然,這是一個課題。所以要靠檢驗,消費者也只能相信檢驗。

野蜂蜜,這裡講的野蜂蜜是指人在野外採的本土蜂種蜂蜜。這個量就很少。也有人專養本土野蜂,取其蜜,這個也很不錯。蜜的差異取決於蜂取蜜的行為不同,蜜的風味和藥用性也不同。從這點我們也可以推想,不同蜂種,不同蜜源或單一蜜源,是不是都有其獨特的風味,讓人相當好奇,想要每種都試吃看看。

最後,蜜會結晶,可不要以為壞了,蜜的結晶分有多種形態,粗砂口感,細砂口感和油脂感。油脂讓人覺得特別,個人覺得印象深刻。


這些簡單的知識足以讓我們買蜂蜜時,踩到地雷的機會小很多。那麼就可以舒服的享用自己買的蜂蜜,台灣知名的就是龍眼蜜,是甜中帶酸,還是甜而後酸,還是甜酸雜陳,各地都有其特色。蜂蜜的種類還有百花蜜,厚皮香,草本蜜,荔枝蜜,文旦蜜,橙蜜、苜蓿蜜,菩提蜜,橘蜜,麥蘆卡蜜…太多太多,這就是享受天然!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ads2

如何順其當然聽自然

想當然,自然聽自然。
聽自然,當然想當然。